種子與疾病的啟示
前些日子爬山時,我在山林間偶遇一棵碩大的馬拉巴栗。當時樹下散落著許多果實與種子,我心血來潮,便撿了幾顆帶回家。於是,我把其中一部分種子種進土裡,按時澆水,另一部分則隨意放在缽中保持乾燥。
沒想到幾天過去,種在土裡的種子已經發芽抽葉,吐露出生命的欣欣之意;而那些乾放在缽中的,依舊靜靜地躺著,絲毫沒有變化。這一幕,讓我不禁聯想到「疾病與身體」的關係。
其實,基因就像種子一樣,帶著潛能,卻需要合適的環境才能展現。就像某些遺傳性疾病,例如糖尿病或某些癌症,並不是基因一存在就必然發作。只有當生活型態、飲食習慣、壓力環境等「土壤與水分」俱全時,那些潛藏的基因才會「發芽」,演變成實際的病症。反之,如果我們能夠營造一個健康的內外環境,即使攜帶基因,也未必會成為病人。
這讓我想到當年安潔莉娜‧裘莉為了家族遺傳風險,而選擇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。醫學角度或許認為這是降低風險的手段,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這似乎過於激烈。畢竟,種子若沒有適合的環境,未必會萌芽;基因若沒有外在條件,也不必然會成為病災。若我們一味懼怕基因,甚至急於切斷可能的未來,這種做法難免顯得「過度反應」,甚至帶來不必要的身心代價。
因此,與其恐懼基因,不如從環境著手。飲食均衡、作息正常、保持心情開朗,讓身體的「土壤」保持清明與健康,自然能減少疾病萌芽的可能。就像那一顆顆靜靜躺著的馬拉巴栗種子,只要不給予水分和土壤,它們就不會成為大樹。
生命中許多不確定性,也許正像這些種子。關鍵不在於種子本身,而在於我們賦予它什麼樣的環境。
溫馨提醒:
身體的健康並非由基因決定,而是由您每天的選擇累積而成。若您想了解自己的體質,或希望透過中醫的方式進行調理與預防,璞真中醫診所隨時為您服務。
讓我們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播下健康的種子,避免疾病有機會「發芽」。
最後,想到那個控八控控的廣告,我也來試試...
🌿 璞真中醫診所關心利欸健康,哪是伍嘸束希欸症頭,請喀控八控控.控控控控控控~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