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2-04

轉骨方,中醫很可以!(看小昀季手稿會笑!)


昀季的媽媽,因為長年頭痛,來到璞真求診,在幾次圓針治療後,頭痛狀況獲得極佳的改善,基於這樣的治療成果,剛好女兒小學五年級,正值青春期開始,所以她想藉由中醫的轉骨調理,讓女兒昀季能夠發育更好,有更好的體質,理所當然的,她把調養體質及轉骨重任交給許大夫。

在一個療程結束後,昀季各方面的身體機能都有良好的改善,原本鼻過敏狀況緩和許多,睡不好的現象也獲得改善,在每次許醫師諄諄說教下,連飲食習慣都改善很多。

就在轉骨、運動、作息、營養各方面的努力下,昀季的身型和身體機能越來越好,這樣的轉變,看在媽媽眼中,當然覺得開心,也讓昀季真正的勝在人生起跑點。



(昀季媽媽嚴重偏頭痛15年,案例https://dr-1279.blogspot.com/2017/08/blog-post_13.html)


{
大夫說明}

許大夫門診時遇到很多人關心甚麼時候要給孩子轉骨,轉骨意義是甚麼等等的問題。

所謂「轉骨」乃指青春期前後青少年由兒童時的體態,發育轉換為成年男、女體態的過程,而傳統使用的「轉骨方」就是用來促進青春期生長發育的藥方。

而『轉骨』的目的,除了是否能有效增高,另外,對日後身體各器官的機能有很大的影響。

轉骨期調養的時機,男女並不相同,一般而言,第二性徵發育是青春期的重要指標。在這段時間之前的半年左右,就是轉骨進補調理的好時機。

女生初經前成長較為明顯,初經後成長趨於緩慢。男子的青春期會有喉結出現、聲音改變、夢遺等生理變化。

傳統習俗老一輩的人習慣在於青少年發育期,用「雞、鴨」及中藥轉骨方來燉補,尤其講究的是到每年國曆八月初前後,節名「立秋」,時序進入秋天,氣候轉涼,萬物紛紛累積養分準備過冬,正應「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」的規律,是轉骨期進補調養的好時機,所謂適時進補得身體健康。

「轉骨」傳統習俗進補的概念,在時序「立秋、白露」這段期間,利用中藥藥理的補血、補氣、補腎方法,並以配合九層塔根部作為藥引,用來燉補最為適當。

男生要注意筋骨及氣的調理,預防運動氣傷及筋骨損傷。女生因有經期,所以要調經補血,預防貧血及經期腹痛的發生。

成長可配合針灸效果更佳:一般用穴大致是湧泉(腎經補先天)、三陰交(脾經補後天)、以及增進胃腸功能的強壯穴足三里。

另外,轉骨期間也要注意飲食運動與生活。

飲食需注意以下幾項:骨骼成長需要大量鈣質,含鈣質的食物有牛奶、小魚干、魚骨、蝦類、蛤、牡蠣、紫菜、海菜、乳酪、豆腐等,發育期應有足夠的蛋白質:魚、肉、蛋、奶、豆類。 

青春期的青少年因肌肉量與血液量增加,需要大量補充鐵質和鈣質,食物可選擇瘦肉、動物肝臟、蛋 黃、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。

此外,發育期多作運動,尤其跳躍、跳繩、打球,可刺激腿部骨骺板活化,有益腿的發育,若過青春期骨骺板閉合,就會影響長高。科學研究證明,適當的日照時間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;紫外線能殺死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,加速體內維生素D3的合成,改善血液中鈣、磷代謝,促進兒童長高,因此,適時的給兒童戶外活動時間,是可以促進其生長發育的。

總之,轉骨不外補脾腎,腎為先天之本,脾胃為後天之本,藉助藥膳的幫助,配合飲食運動及充分的睡眠,小孩發育自有幫助,長成之後,當然有良好的體格。這也是中醫轉骨的精神與觀點。